网上有关“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打不过董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打不过董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汉末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三国演义》里用了两回的篇幅来描述,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流传千古的精彩桥段也出自这段故事。演义中共有十八路诸侯,不过在历史上,满打满算也最多只有十一路诸侯,而且其中袁氏的势力就占了七路,不如说是袁氏讨董卓比较恰当,而这场战争,也只是各路军阀披着正义面具的一次争夺利益的军事行动。
为什么这么说?
董卓和联军在战争中的损失董卓集团除了损失了华雄、胡轸、赵岑等几员将领和一些兵马,丢失了几座关隘,将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长安以外,别无太大损失,到了长安之后,董卓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诸侯对他更加没有办法,从董卓方面来看,声势浩大的讨董之战对他的打击微乎其微。
在战争中,联军的鲍信、祖茂、俞涉、潘凤、方悦、穆顺、武安国等多员将领被斩杀,孙坚、曹操分别被击败,险些丧命,可以说是损兵折将,从交换比上来说,要远远大于董卓军。
而真正受害的,是广大人民,除了兵荒马乱的战祸导致平民的死亡和流离失所,还有洛阳的十室九空,数百万人口被迁走,宫室被焚烧,连陵墓都被发掘一空。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战争的结果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到了长安之后,董卓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诸侯对他更加没有办法,从董卓方面来看,声势浩大的讨董之战并没有对其造成太大的打击。
从讨董联军方面来看,诸侯离心离德,无人肯真正出力,最后盟约破裂,诸侯也撕破了面皮。
袁术嫉妒孙坚,不给供应粮草,两人结怨。曹操孤军追董,袁绍等人不肯出兵,天下寒心。孙坚因私藏传国玉玺与袁绍反目。
这只是表面上的冲突,私底下更是暗流涌动。
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在解散以后,怨恨孙坚的袁绍修书刘表,导致了随后孙坚与刘表的冲突并最终阵亡,对江东格局影响巨大。
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两人交恶,长期交战后,公孙瓒最终不支,兵败身死。
袁术又与哥哥袁绍翻脸,随后又与曹操交战。
曹操又进攻孔融,想抢陶谦的地盘,最终被刘备占了个便宜。
冀州刺史韩馥,本来也是袁氏门生,最终还是被袁绍夺走了冀州,连妻儿都没来得及带走,就去投奔了张邈。
东郡太守乔瑁,因为不肯借粮给兖州太守刘岱,被刘岱引兵杀死,部众被吞并。
总而言之,曾经联合讨董的联军诸侯乱成了一锅粥,互相攻杀,无人能置身事外。
诸侯的各怀私心,导致了随后即使董卓被杀,也无人能够有足够的威望统领天下大势,直接导致了各地的军阀割据,这都是这场讨董战争带来的后果。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是在汉末军权逐渐转移到地方的情况下,中央又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对地方进行控制,特别是“废史立牧”之后,州牧实际上成了一州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再也不受朝廷控制,成为了实际上的军阀,军阀与军阀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所以,不管有没有讨董战争,汉末的天下割据已经是在所难免。
关于“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打不过董卓?”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芷蝶]投稿,不代表同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dtzcl.com/tz/364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同舟号的签约作者“芷蝶”!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打不过董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同舟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打不过董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打不过董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