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2到3岁的幼儿如何开展教育活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2到3岁的幼儿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3岁的幼儿已经开始变得更为独立,他们的运动较协调。已经能够抑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但是时间短暂;他们很快地因运动单调而感到厌倦,易于兴奋。那么如何针对他们的特征,来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呢?
首先,在主题象征性游戏中,幼儿模仿成人的行动,开始使用玩具和其他替代物代替真实的东西(用积木熨裙子,用小棍喂娃娃等)。幼儿在约定俗成的游戏中做成人的动作,在自己的游戏中反映其生活经验。出现最初的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己扮演特定的角色(妈妈、汽车驾驶员等)。
其次,在掌握绘画、泥工、建筑等活动中发生着变化,为转向富有成效的活动形式创造前提条件。不到二岁时幼儿就已掌握用笔在纸上乱划,这时开始具有特定的意义。幼儿在涂画中认出熟悉的形象往后就试图画他已知道的东西。出现个人的绘画表现能力。在线条、形状的轮廓中,颜色的斑点中,幼儿开始看出现实的形象和现象。
开始形成不同的音乐活动形式。儿童有兴趣地听亲切、形象的歌曲,充满感情地接受它们,儿童的听力在提高,能按音高、音色来区别声音。出现唱歌的音调和在音乐伴奏下运动的初步节奏感。
在游戏中,用一些东西代替另一些物品的技能,表现成人动作的技能,从纸上的线条和用积木搭建的建筑物中看到实际东西的标志的技能,这一切都证明智力发展进展很大,证明产生了理解符号(字母、数字)的前提。幼儿不仅在实践方面,而且在智力方面具有了活动的可能性。
在交往、对象活动、游戏的过程中,而后在不断产生的新的活动形式中,幼儿的心理过程,即知觉、记忆、言语、思维,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需要和兴趣。
在专门的作业和日常生活中,即在游戏、散步、日常生活中,在实际摆弄物品的过程中,幼儿的感觉在继续发展。幼儿学着将一些物品的特性与另一些物品的特性作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性。在摆弄物品、试图以适当的方式来描述它们时,他们考虑物品的特性及其空间位置。
2岁多的儿童,注意力还不稳定,然而对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变得长些了。识记和回忆的过程日益完善,而且随着言语的发展,借助于一个词就能回忆起某些事。
经过解释和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幼儿学会比较所观察的事物和现象,在它们之间建立最简单的联系。他开始对周围环境进行初步的判断。儿童在行动的同时也说话,开始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
[page_break]
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地扩大,他进一步掌握言语的语法结构(出现新的格的结尾、连接词、前置词、动词将来时,更经常地利用形容词)。幼儿开始发现别人的话语中不正确的发音。
儿童不仅开始听懂成人的个别的、与他感受到的事情有直接关系的讲述,而且还开始听懂简短的、并非发生在眼前的事情的内容。听懂别人讲的故事、朗读的短诗和笑话以及插图的讲解。
教养员的话成为指挥儿童行为的重要手段。而幼儿自己的言语则是与成人和同龄人交往的手段,开始调节他的行为,对完成面临的任务具有计划的功能。
2岁多的儿童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稳定,迅速地由一种情
感变为另一种情感。对周围人们的态度情感也变得多种多样。开始出现依恋、同情、好感以及与完成活动相联系的情感:获得成果时的满意,失败时的悲伤,因自己的行为受到赞扬而高兴。
教育任务保证对儿童的照料完全符合卫生要求,确切地执行生活制度,增进健康,进行锻炼。确保幼儿保健工作和采取保护神经系统的措施,预防疲劳和外伤。教给幼儿正确的姿势;形成文明卫生习惯和自我服务的习惯;促使儿童身体匀称地发展。
促进幼儿发展能保证其空间移位的各种动作,发展在行走时保持平衡状态的技能。培养幼儿沿着一定方向行走、使自己的动作和其他儿童的动作协调的习惯。为促进儿童在独立游戏中调节运动积极性创造条件。
继续发展幼儿的感觉范围,在作业和独立活动的'实践中,让他熟悉物品的形状、大小、颜色、重量,它们在空间的相互位置和动态特性(小球能滚动,而积木不能)。使儿童了解并说出物体的特性和性质,在这基础上掌握进行概括的能力,解决直观-实践的任务。
除了直观-行动思维之外,还产生促进儿童直观形象的言语思维。发展记忆、注意,与成人和同龄人的言语交往,理解周围人们的言语,提高儿童说话的积极性。形成与智力活动相联系的情感修养(充满情感地评价自己的行为结果,对待成人和别的儿童提出的评价的态度)。
培养幼儿独立穿衣洗脸及其做其他事情的强烈愿望,形成自我服务的初步习惯。
形成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初步概念。教育幼儿听话,同时培养他们对同龄人的同情感,喜爱和保护所有的动物。
培养幼儿对成人的劳动活动的兴趣和从事劳动的愿望。形成从事日常家务劳动的习惯。
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对为儿童所能理解的周围生活现实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情绪反应,启发他们听取用不同乐器演奏的短曲和戏剧录音的愿望。鼓励儿童有兴趣的听童话、故事、诗歌,以及仔细观看玩具,图画、。
教幼儿重复笑话,短诗。教给幼儿用铅笔、颜料绘画的初步知识;教他们利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自己周围的物体和现象。
发展幼儿的音乐感,教给他们随着成人唱歌的音调定调子,跟着乐器声定调子,按照音乐的鲜明表现力和它的明显变化而定出相应的动作。
如何教育3岁的孩子?
对2-3岁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教育方法的探索。
近年来,我们坚持保教结合,循序渐进,并结合2-3岁幼儿的年龄特征,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
(一)把生活能力培养寓于易读易记的儿歌中,寓于有趣的情景中。
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2-3岁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
例:学吃饭:我们在培养小朋友自己吃饭时尊重和培养让其自己吃饭的欲望,让孩子自己吃饭,虽然边吃边掉饭粒,但老师还是坚持让小朋友自己吃,随时帮助纠正拿勺的姿势。我们老师还不时提醒幼儿:“小调羹,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现在孩子进餐时偏食现象较多,有的则是咀嚼能力不够所致,多数幼儿不喜欢吃菜是嫌老,不愿多嚼。老师就在吃饭前设计成兔妈妈请客的情节,先请喜欢吃菜的小朋友来吃,请其它小朋友看,他是怎么嚼的,看着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其它小朋友也被勾起了食欲,纷纷说:“妈妈我也要吃。”在进餐时,“兔妈妈”及时鼓励吃得好的“小兔子”。有的孩子不会啃骨头,不会吃鱼,老师则分别扮演“狗妈妈”、“猫妈妈”,教孩子怎样吃肉骨头和鱼,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边学边吃,渐渐地使孩子感到吃饭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好地进餐。
穿脱衣裤:幼儿在自己支手穿脱衣裤时,常常穿反,或穿错,男孩子把小鸡鸡洞穿到了后面,女孩子把花纹穿到后面,两脚穿在一起。老师在边指导的同时边用儿歌的形式教他们:“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再让两脚钻山洞,一只脚钻一只,比比哪只先出洞。”在穿衣袖时小朋友常常会忘记拉里面的衣袖,我们形象地称里面的衣袖为弟弟妹妹:“拉上小弟弟,拉上妹妹,钻钻长长的象鼻弄,钻呀钻,钻呀钻,钻出来后再放开。”这样小朋友掌握了这一技巧,里面的衣袖就不会缩进去了。
可见,语言的参与,使学前儿童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幼儿在说说学学做做中掌握了自理技巧。
(二)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2-3岁的孩子特别喜欢边说边玩,抓住这一特征,我们就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同时注意个别孩子的指导培养。比如,我们在操作区,我们投放了一些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可乐瓶制成的瓶娃娃和黄豆、蚕蚕、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
在一面墙上用布布置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背景图上树上钉在一些钮扣,雌雄扣等,让幼儿随意设计、制作画面内容,如把果子扣到树上,树干上粘上一只啄木鸟,在汽车上装上两个车轮等,让幼儿在钮钮扣扣、撕撕粘粘等操作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小肌肉,使幼儿的自理技能得以巩固和强化。
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
(三)加强班内老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配合。
培养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相信每个孩子,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动作操作,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孩子的点点进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加强生活各环节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特别是在午睡前后给孩子穿脱衣服是个很大的工作量,我们老师总是在几张床铺间走动,不时提醒,小朋友分清衣服的前后,提拉里面的衣袖等,注重个体差异对能力弱的边帮边教,对个别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我们班内三位老师还达成了一个竞赛内容,比比分管的孩子哪些穿得快又好,老师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好点子,帮助孩子提高生活的自理技能。每周有一个重点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不断的重复练习中加以巩固。
(四)把生活能力的培养与家长工作联系起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小朋友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橱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谈培养方法和孩子们的进步等,并传授一些教学技巧,我们还特地为每个孩子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小鸟,小鸟中有孩子的照片,当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自理能力达到要求或有所提高时,即在他的小鸟上贴上相应的颜色的羽毛,比比谁的小鸟最漂亮。这样即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督促家长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少家长说:“孩子入园后,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敢自理能力。”
五、小结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小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如何使2-3岁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还需继续研究,从而更好地完成托班幼儿的保持任务。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程桂英老师提出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关于“2到3岁的幼儿如何开展教育活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恨琴]投稿,不代表同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dtzcl.com/tz/35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同舟号的签约作者“恨琴”!
希望本篇文章《2到3岁的幼儿如何开展教育活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同舟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2到3岁的幼儿如何开展教育活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2到3岁的幼儿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