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税前所得税调增各费用项目比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税前所得税调增各费用项目比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有扣除限额,超过部分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一:业务招待费
①业务招待费×60%
②销售(营业)收入×5‰
扣除限额为两个指标的较小者
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销售(营业)收入×15%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三:职工福利费
工资薪金总额×14%
四:工会经费
工资薪金总额×2%
五:职工教育经费
工资薪金总额×2.5%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六:补充养老保险费
工资薪金总额×5%
七:补充医疗保险费
工资薪金总额×5%
八:公益性捐赠支出
年度利润总额×12%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 “条例 ”、 “细则 ”)的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条例第四条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第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
第四条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第六条 除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以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
(一)贿赂等非法支出;
(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
(三)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四)税收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
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判定应纳税调增调减: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项目:
1.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2.保险费;
3.借款费用;
4.业务招待费;
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6.公益、救济性捐赠;
7.企业之间各种支出;
8.特别纳税调整;
9.罚款、罚金、滞纳金;
10.非公益、救济性捐赠;
11.赞助支出;
12.准备金等。
二、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项目:
1.权益性投资所得;
2.技术转让所得;
3.国债利息收入;
4.亏损弥补;
5.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
6.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7.从事符合条件的环保、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8.加计扣除;
9.创投企业;
10.资源综合利用;
11.购置节能减排设备;
12.不征税收入等。
关于“税前所得税调增各费用项目比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欣雨]投稿,不代表同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dtzcl.com/tz/26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同舟号的签约作者“欣雨”!
希望本篇文章《税前所得税调增各费用项目比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同舟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税前所得税调增各费用项目比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税前所得税调增各费用项目比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