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介绍东北三省旅游景点 东北三省旅游攻略必去景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介绍东北三省旅游景点 东北三省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东北三省旅游必去景点推荐
东北有着极为独特的风景,每年都会有众多游客到此体验北国风情,你知道东北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东北三省旅游必去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东北三省旅游必去景点
1.星海广场
星海广场位于大连南部海滨风景区,原是星海湾的一个废弃盐场。星海湾改造工程启幕于1993年7月16日,市政府利用建筑垃圾填海造地114公顷,开发土地62公顷,形成了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城市公用广场,工程竣工于1997年6月30日。广场中央设有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以此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华表底座和柱身共饰有9条巨龙,寓意九州华夏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2.百年城雕
百年城雕是1999年,为纪念大连建市百年。在星海广场南部海滨建起一座巨型城雕。整个城雕设计新颖,浮想联翩,匠心独运,寓意深速,令欣赏者驻足遐想回味无穷。整个设计打破了常规的立式雕塑手法,开创了国内卧式雕塑平放于海岸边的先河。
3.棒棰岛风景区
棒棰岛位于大连市滨海路东段,大连市东南约5公里处。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风景胜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北面为群山环绕,南面是开阔的海域和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滩。棒槌岛名字的来历是因离岸500米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小岛突兀而立,远远望去,极象农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称棒槌岛。岛上主峰海拔53.1米,登临其上,市区景色和海滨风光尽收眼底。岛上散布着风格各异的别墅群,有如鲜花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这就是著名的棒棰岛宾馆,当年是国家***避暑疗养之地。
4.抗美援朝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丹东市市中心北部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
5.鸭绿江断桥
丹东鸭绿江断桥,断桥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长944.2米,宽11米,十二孔,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圆形桥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每次旋转须20分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 教育 基地。是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桥景区主要景点。鸭绿江断桥是集耻辱、斗争、成就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6.长白山风景区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毗邻,坐落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34公里,距双目峰中朝边境65公里,区域面积52.42平方公里。
长白山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景区是拥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等盛誉的旅游胜地,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誉。
7.镜泊湖风景区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总体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 文化 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园区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2008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8.索菲亚教堂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坐落在东北名城哈尔滨,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9.防洪纪念塔
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哈尔滨市道里区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设计师为巴吉斯、李光耀、兹耶列夫。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
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惊涛骇浪 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10.斯大林公园
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览地之一,与太阳岛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全长1750米,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 公园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以仿造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和遍布全园的“五色草花坛”,以及分布在绿地之间的“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舞剑”等十六组艺术雕塑而驰名海内外。
东北旅游注意事项
一、衣装方面:
衣服:首先贴身穿一件保暖长袖棉内衣,然后穿一件羊毛毛衣(高龄人士可再多穿一件毛衣),最
后穿上羽绒冬衣(连帽子最好)。请注意:每件衣服不能过于肥大,已防空气侵入。
裤子:从里到外依次是保暖内裤+厚羊毛裤+厚休闲裤。请注意:裤宜长不宜短,不可露出足踝部。
鞋子:冬季北方路有冰雪,路面比较滑。足部保暖非常重要,最好穿防滑雪地鞋、鞋底要厚、鞋里面必须垫鞋垫,切记不要穿单皮鞋,否则很容易将脚冻伤。
手套:自备用棉手套,最好再自备薄的纺织手套一副,参观时两副都戴上,方便照相。
帽子:建议您穿用的羽绒冬装配有面帽。但如果您为了留下的照片美观多样,您可多备几顶不同颜色和款式的帽子,既美观又保暖。
围巾:外出参观时,口、鼻、脖子用围巾围起来,冷空气不会刺激到呼吸器官,便不会流鼻水。
二、保健常识
护肤:要带些油性较大的香脂类用品,防止皮肤粗糙,干裂。每天出门前都要涂用一些护肤脂和润唇膏,护肤脂只用在脸上和手上即可。
护眼:应准备一幅太阳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阳光刺伤眼睛。
润喉:在寒冷干燥地区,常常会感到口渴,因此建议每人随身带一些润喉片,旅游途中服用。
御寒:由于气温较低,所需热量相应增加,可随身携带些巧克力,以补充热量。另外,最好携带旅行用的保温瓶,这样可保证随时喝到热水
药物:特别是感冒药,是东北之行的必备药品。
预防感冒:冬季东北地区室内外温差较大,因此外出时要穿好外套,扣好扣子或拉上拉链,戴好帽子或系上围巾。进入房间或车内首先要把外衣打开,使寒气散放出来。在室外活动,出了汗也不可解开衣服或摘下帽子让冷风吹。如果觉得酒店房间较热,可开窗子冷却一下,但不宜过久开窗,而且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以免感冒。
其它 :东北气候干燥,加之室内都开暖气,晚上就寝前在床头放一杯水或在卫生间手盆放些水可增加房间的湿度。
三、安全常识
1.在冰面或雪地上行走时,膝盖应微屈,身体的重心向前倾,这样就不易滑倒。要记住“走路不要高抬脚,小步滑行跌不倒,双手不要插衣袋,跌倒也不出以外”。
2.小心保管好现金以及贵重物品,游览时最好不要带在身上大量的钱物,更不要配戴贵重的首饰,以免遗失。
3.不要与陌生人私下兑换钱币,以免上当受骗,建议在酒店大堂的外币兑换处兑换或与导游联系。
4.不要随陌生人或单独外出去酒店以外的娱乐场所消遣。
5.护照、现金、信用卡等贵重物品不可放在外套口袋里,要放在腰包或夹克衣袋里随身携带。
6.交酒店洗涤的衣物放进洗衣袋前,要确认是否遗有现金票据以及其它物品。
四、相机的使用与保养
1.电池遇冷会降低效能,但恢复常温后会恢复效能,所以建议多带几只备用电池,放在外套里层的衣袋里或相机包内保温,轮流交替使用。
2.外出拍照时,照相机袋子要挂在脖子上,相机放在外衣里面保温,用完后马上放入怀里,这样相机便不会因寒冷而失灵。
3.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冷冻已久的相机上会泛出水珠,再到室外便会冻结内部零件,从而影响相机的寿命,最好的保护办法是准备一个结实的塑胶袋,在从室外进入室内之前将相机放入塑胶袋封闭后,放进挎包里再带入室内,二小时以后再打开,这样相机便不会泛出水珠来。
东北三省旅游须知
1、食:东北三省饮食以北方菜或东北菜为主,口味多以重油;重色;重口为特点,此外游客朋友也可以品尝到当地风味农家菜,东北大馅水饺等,不必担心,会满足众多游客的品味;东北的风味饮食还有农家风味宴、山珍飞龙宴、俄罗斯大餐等等;小吃有当地市民也非常喜欢的红肠、大列巴、冰糖葫芦等等。特别一提的是:黑龙江盛产鱼类,尤以鱼宴著称。
2、宿:北方的天气比南方较干燥,且房间内少有加湿设备,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巧门:将卫生间内的毛巾弄温 后放到房间内,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3、行:东北路况多山区,全程空调旅游车和具有 经验 的司机,保证安全和舒适。当然到东北各景点间旅行首先要有长时间乘坐汽车的心理准备,这是毫无疑问的。乘坐汽车有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醒晕车、晕船者,在搭乘前宜喝一杯冷水,搭乘时勿吃甜食。不要忘了带上晕车药,在药店和车站里都有出售。自由活动尽量避免单独出行。导游与同行人员的手机、房间号必须记住。自己下榻的酒店的名称位置也要牢记,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特别主动搭讪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游 :旅游行程中北方风俗习惯较少,但请听从地方导游的安排,北方人多以纯朴、热情好客著称,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饮酒惯以豪饮噢!~~ 游览中,旅游者应积极配合导游员、领队的工作,对于导游员约定的参观景点、就餐、等集合时间要严格遵守,以免影响行程。另外,行程中旅游者应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使自己成为文明的旅游者进入当地入乡随俗,遇事要冷静处理,避免与人争执。在旅途中请将手表、手机、照相机、钱包等贵重物品随身。
5、购:东北三省地大物博,特产丰富,并有耳熟能详的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又因黑龙江省的独特地理位置,有我国与俄罗斯第一大边境口岸绥芬河,使许多俄国的精美手工艺品及俄国特产低价进入哈尔滨,形成了独有的旅游经济,都是送亲朋好友的佳品。购买时一定要仔细地鉴别真伪,不要在地摊上购买.且不可贪小便宜购闹心货。由于北方气候的原因,大商场打烊时间较早,一般在7:30---8:00之间,北方城市冬季大约16:30 左右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要逛街的客人就要注意了哦。
6、着装:最好穿戴质地轻柔的防寒手套和防寒鞋“寒从脚下起”,从保暖的角度讲建议穿着轻便的羽绒服,鞋是最重要的。一双轻巧而保暖的鞋子,可以使你感到全身温暖。帽子不是十分必要,东北的晚上是没有什么风的,只是温度稍低.女士只要带一条围巾就足够了,男士就不必要。
7、保湿:东北的空气十分干燥,湿度一般在20%左右。所以,保湿就很重要。很多朋友到了东北后会流鼻血,这就是因为湿度不够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其实很简单,每天多喝些水就没问题了。(女士带一支润唇膏就更好)也可以带些油性较大的香脂类用品,防止皮肤粗糙,干裂。
8、器材:照相机的使用与保养:相机和电池遇冷会降低效能,但恢复常温后会恢复正常。所以相机在外时要放在外衣里保温,使用时动作迅速一些,拍完后马上放回衣服里层。拍照过程中一定要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以防摔坏。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冷冻的相机表层会泛出水珠,容易损坏部件。最好的办法是进入室内前用一个塑料袋将相机包起来,放入挎包里带入室内,二个小时后再打开塑料袋,这样就不会泛出水珠。
9、预防雪盲:北方冬季积雪比较多,雪的反光较大,出门需戴太阳镜,尤其在室外长时间滑雪时,一定要戴太阳镜,以保护眼睛。
东北三省有哪些旅游景区?
东北三省有哪些旅游景区?
东北三省著名的景区有五大连池、老虎滩海洋公园、呼伦贝尔草原、漠河北极村、伪满皇宫博物园等东北著名的旅游景点。
1、五大连池风景区(TheWudalianchiScenicArea),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距五大连池市区18公里,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际绿色名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著名火山之乡、圣水节(药泉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32.1万亩、草原5.73万亩,湿地15万亩。
2、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连南部海滨的中部。所占地面积达到118万平方米,有着4000余米的曲折海岸线。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是展示海洋文化,突出滨城特色,集观光、娱乐、科普、购物、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主题公园。2007年5月8日,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我2018年去过老虎滩,感觉这里比较适合孩子们游玩。
3、北极村: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北极村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漠河乡,地处北纬53°33′30″、东经122°20'27.14",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素有“金鸡之冠”、“神州北极”和“不夜城”之美誉,是全国唯一观赏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的最佳观测点,是中国“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北极村凭借中国最北、神奇天象、极地冰雪等国内独特的资源景观,与三亚的天涯海角共列最具魅力旅游景点景区榜单前十名。北极村民风纯朴,静溢清新,乡土气息浓郁,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每年夏至前后,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
4、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北纬47°05'~53°20',东经115°13'~126°04'。市域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呼伦贝尔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气候分布特点以大兴安岭为分界线,岭东区为季风气候区,岭西区为大陆气候区。
5、伪满皇宫博物院,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总占地2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
伪满皇宫博物院现有包括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等伪满宫廷原状陈列50个,大型基本陈列2个,专题展览3个,举办临时展览33个,中国国内巡展17个,出国展览11个;收藏了大批伪满宫廷文物、日本近现代文物、东北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书画、雕刻、非遗传承人作品等艺术精品。
东三省有哪些旅游胜地?
辽宁千山、旅顺、小故宫、大连、千山、鸭绿江
吉林松花湖、八大部、滑雪场、天池、长白山、向海
黑龙江松花江,镜泊湖、五大连池、太阳岛、上京会宁府、北极光
东北三省,简称东三省,地理名词,是对位于中国东北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称。
东北三省哪里好玩
东北三省好玩地方如下:
1、漠河北极村
漠河北极村风景旅游区坐落于中国最北部边陲小村里,是漠河乡政府所在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胜景的最佳之处,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是“省12个旅游名镇”之一。在北极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极等参观景点,漠河县政府已将北极村规划成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服务设施完备的旅游基地。
2、五大连池风景区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距五大连池市区18公里,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现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际绿色名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著名火山之乡。
3、查干湖景区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景区,是国家水利部批准的水利景区。以松原市查干湖为中心,包括周边文化遗存、渔业文化等为主。妙音寺是查干湖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之一,最早建于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建国后曾遭严重毁坏。
4、长白山
吉林的长白山一到冬天,白茫茫一片,高大的树上结满了雾凇,一派美丽景象。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拥有优良级历史遗存资源主要集中废城与聚落遗址、军事遗址、古战场、交通遗迹等主要的历史遗存类景观文化资源。
5、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凭借哈尔滨的冰雪时节优势,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至1993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618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本文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概述了自然保护区对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驯化物种、野生亲缘种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包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组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及管理;评价了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保护的效果;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
1. 前 言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就地保护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的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至l993年,全世界已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8619个,面积达79226.6万hm2,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6%[1]。中国自然保护区始于l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818.4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2],其中,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物种类自然保护区717个,面积6607万 hm2。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等5个类型[3],已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共433个,面积4703万hm2。
2.1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国地域辽阔,森林类型很多,分布很广,森林面积13370万 hm2。据研究,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共分27大类460个类型,而森林生态系统就占了16大类,约185个类型[4]。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开展最早,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多半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371处,面积1429万hm2;另建有森林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l80个,面积337.8万 hm2。两者面积合计1766.8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3.3%。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各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建的森林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较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主体;而且分布较广,遍布全国所有林区和生物地理区域,代表着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寒温带针叶林的黑龙江呼中保护区;保护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黑龙江丰林、凉水保护区,保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辽宁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河北雾灵山,河南老君山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的河南鸡公山、安徽马宗岭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安徽古牛降、清凉峰,福建梅花山,江西井冈山,湖南八大公山、壶瓶山,广东鼎湖山,广西大明山,四川缙云山,云南哀牢山,西藏察隅等保护区;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的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尖峰岭、白水岭、五指山等保护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批保护山地森林垂直分布带谱的保护区,如吉林长白山、陕西太白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云南高黎贡山、哈巴雪山等自然保护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网络,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我国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虽然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森林面积的13.92%,但与我国林业用地面积相比,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2%。在保护区分布方面也尚有不合理的地方,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比较集中的福建、湖北、浙江、广东等省,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其森林资源拥有量还不相适应,有待加强。此外,大兴安岭林区和黄土高原、太行山地区水源涵养林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也有一定差距。
2.2 草原与草旬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草地约17300万hm2,占国土面积18%[5],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草原类型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4大类。我国草原和草甸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 137.8万hm2;另建有草地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4万hm2。两者面积共计142.2万 hm2,约占我国草地面积的0.82%。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草甸草原的黑龙江月牙湖、吉林腰井子等保护区,保护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沙地疏林草原的内蒙古锡林郭勒保护区;保护干草原生态系统的宁夏云雾山草地保护区;保护山地草原和草甸的新疆天山中部巩乃斯草甸、金塔斯山地草原等保护区。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众多,并孕育了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已建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偏少(仅占保护区总数的2%),而且面积也很有限(亦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有些典型的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至今尚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另外,从草地资源保护的角度看,现有保护区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草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要求。
2.3 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约192OO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6],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主要类型有草地荒漠、典型荒漠、极旱荒漠以及高寒荒漠。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83年建立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到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此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3006.7万 hm2;另建有荒漠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560.2万hm2。两者面积总计3566.9万hm2,占我国荒漠总面积的l8.58%。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原始高寒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保
护高寒荒漠、高寒草甸和珍稀野生动物的西藏羌塘保护区;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的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等等。我国已建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不多,仅占保护区总数的1%,但面积很大,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5%。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和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和植被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荒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西北地区将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当前更要注重荒漠类型保护区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划定一些保护区。另外,由于荒漠保护区面积大,难以封闭管理,因而要采取特别措施,加强对已建保护区的管理,禁止在保护区乱捕滥挖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要阻止保护区内非法采矿活动。
2.4 内陆温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内陆湿地和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和沼泽。我国湖泊、河流众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和云贵高原;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尔盖高原等。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70年代后期,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区16个,面积91.6万hm2;另建有内陆湿地和水域生境的珍禽、候鸟、水生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64个,面积675.4万hm2。两者面积合计767万hm2,约占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的20%。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及珍禽的黑龙江洪河保护区;保护高原湿地的贵州草海保护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珍禽的内蒙古达赉湖、吉林查干湖、云南茨碧湖、泸沽湖等保护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海南文澜江、四川通江诺水河等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滞纳洪水、抗旱排涝、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并且还是许多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与繁衍场所。但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脆弱易变的特点,易受自然条件制约和污染影响。目前,由于乡镇工业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而目前湿地类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偏少。我国河湖众多,类型丰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面积在1km2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此类型保护区的发展潜力很大。
2.5 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濒临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海水域纵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面积达470多万km2。大陆岸线长达1.8万余km,近海有5100多个岛屿。我国近海因地域差异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河口、港湾、红树林、珊瑚礁、岛屿和海流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到1993年底,我国已建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37.8万hm2;另建有海洋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1个,面积336.3万hm2。两者面积374.1万hm2,分布于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的海岸沿线和近海海域。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南三亚、临高角等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海南东寨港、青澜港,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广西山口、北仓河口、福建龙海等红树保护区;保护海涂湿地等保护区;保护岛屿生态系统的海南万宁大洲岛、浙江南麓列岛等保护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近海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l/2,随着海洋国土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逐年增加,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与其要求相比,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中国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植物种类约占全球动植物区系的10%左右。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自第三纪后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覆盖的影响,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种类,特有种、属也很丰富。加强中国野生生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巨大贡献。我国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60年代,在80年代得到充分发展。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284个,面积1904.1万 hm2。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257个动物种和类群以及国务院环委会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354个植物种的大多数都已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
3.1 野生动物的就地保护
在284个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中,有214个为野生动物类型,面积1800.l万hm2。其中:——保护陆栖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大熊猫的四川卧龙、唐家河,甘肃白水江、陕西佛坪等16个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陕西周至、西藏芒康等保护区;保护东北虎的黑龙江七星粒子保护区;保护亚洲象的云南南滚河保护区;保护长臂猿的海南坝王岭保护区;以及陕西牛背梁羚牛保护区,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等。
——保护水生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湖北长江新螺段和天鹅洲两白暨豚保护区;广西合浦儒艮保护区;新疆布尔根河狸保护区;辽宁大连斑海豹保护区等。
——保护以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浙江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保护区;新疆霍城四爪陆龟保护区;江西潦河大鲵保护区;辽宁蛇岛保护区等。
——保护珍禽及候鸟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辽宁双台河口、江苏盐城、西藏申扎、云南会泽、甘肃尕海等鹤类保护区;山西运城、山东荣城、新疆巴音布鲁克等天鹅保护区;山西庞泉沟、芦芽山等褐马鸡保护区;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江西鄱阳湖、青海青海湖鸟岛、内蒙古达里诺尔、甘肃苏干湖等侯鸟保护区。
——保护珍稀鱼类和其它珍贵水产资源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呼玛河、逊别拉河保护区;福建宫井洋大黄鱼、长乐海蚌保护区;辽宁三山岛海珍品保护区;广东海康白蝶贝和海南临高白蝶贝保护区;等等。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如华南虎、东北虎、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朱鹮、赤鹤等种群数量均在100只以下。而且以往的保护主要集中在珍稀濒危动物种,而忽略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种的保护,继而使这些种类也走向濒危,如黄羊、狼、黑熊等。另外,以往的保护偏重于脊椎动物,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而忽视了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贝类的保护。对水生动物的保护也重视不够,这些物种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
3.2 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
我国已建立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70个,面积104万hm2。其中: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水杉林的湖北利川、湖南洛塔保护区;保护洪桐的湖北星斗山保护区;保护银杉的广西花坪等保护区;保护桫椤的贵州赤水、四川金花、邻水等保护区;保护金花茶的广西防城上岳保护区;保护苏铁的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渡河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用材树种的代表性保护区有:吉林白河长白松保护区;福建罗卜岩楠木保护区;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药用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五马沙驼药材保护区;广西龙虎山药材保护区;等等。虽然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有些物种种群不集中,在保护区内的种群量比较有限,而种群的相当部分散生在保护区之外,这些种群极易遭受威胁,应以建立自然保护点的方式加强对保护区外种群的就地保护。有些经济药材植物极易遭受人为破坏,即使在保护区内,也遭到偷采偷挖,如人参、杜仲、天麻等植物,对此,需要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此外,以往的植物就地保护比较偏重于大型木本植物,常常忽视对草本及灌木植物的保护,而草本植物往往因生活强度弱,对环境改变特别敏感,常因人类影响而更易走向灭绝。在今后的保护区发展规划中,应注意这些方面。
4. 中国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
遗传资源是指驯化家畜动物、栽培作物的品种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种。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遗传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外来品种的引进、推广和高产品种的种子专业化生产,使家畜和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特有的一些地方性古老、土著品种已逐渐消失。随着自然生境的不断缩小,一批农作物野生亲缘种正遭受生存威胁,有些已经消失。这些野生亲缘种对改良作物品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应当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以遗传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多,主要有:保护栽培果树野生亲缘种的新疆巩留野核桃保护区、塔域巴旦杏保护区等;保护野生花卉资源的湖北保康野生腊梅保护区、黑龙江老山头荷花保护区等;保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江西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地保护区等。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关注。中国是世界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据统计,在我国栽培的600多种作物中有237种起源于本国。而我国在遗传资源就地保护方面差距较大,甚至尚未起步,很多工作有待于开展。例如,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分布有3种野生稻,但至今尚未建立野生稻生境自然保护区,随着农业开发,野生稻生境将日益缩小,不久将会消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热点,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关健内容,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问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应十分重视遗传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力争多建立一些保护区。
5. 结 语
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我国政府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90年代和21世纪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制定并公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点项目。为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国家计委已委托国家环保局编制《1994 - 205O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该规划目标在200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国土面积10%;到 2050年达国土面积l5%。然而,真正实现此项宏伟目标还须付诸十分艰巨的努力.
关于“介绍东北三省旅游景点 东北三省旅游攻略必去景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胤骞三岁啦]投稿,不代表同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dtzcl.com/tz/24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同舟号的签约作者“胤骞三岁啦”!
希望本篇文章《介绍东北三省旅游景点 东北三省旅游攻略必去景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同舟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介绍东北三省旅游景点 东北三省旅游攻略必去景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介绍东北三省旅游景点 东北三省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