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炒蒲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炒蒲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蒲黄炭的炮制方法 4 蒲黄炭的性状 5 蒲黄的性味归经 6 蒲黄的功效与主治 7 蒲黄炭的炮制作用 8 蒲黄的炮制研究 9 蒲黄炭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炒蒲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炒蒲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炒蒲黄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蒲黄炭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蒲黄炭 已经自动替换为 炒蒲黄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chǎo pú huáng
2 概述炒蒲黄为蒲黄的炮制品。蒲黄炒炭清代已有,见《医宗说约》。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1]。炒蒲黄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1]。炒蒲黄性涩,止血作用增强[1]。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1]。
3 炒蒲黄的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蒸、焙法(《雷公炮炙论》)[1]。
唐代有炒黄(《经效产宝》)的方法[1]。
宋代仍用炒法,并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纸包炒(《苏沈良方》)[1]。
清代则沿用炒黑(《医宗说约》)和蒸法(《本草述钩元》)[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1]。
净蒲黄的制法:取原药材,揉碎结块,除去花丝及杂质[1]。
炒蒲黄的炮制方法: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1]。
蒲黄为花粉类药物,质轻松,炒制时火力不可过大,出锅后应摊晾散热,防止复燃,检查确已凉透,方能收贮[1]。如喷水较多,则须晾干,以免发霉[1]。
4 炒蒲黄的性状蒲黄为**粉末[1]。体轻,放水中漂浮水面[1]。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1]。气微,味淡[1]。
炒蒲黄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1]。
5 蒲黄的性味归经蒲黄味甘,性平[1]。归肝、心包经[1]。
炒蒲黄性涩[1]。
6 蒲黄的功效与主治蒲黄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1]。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2]。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1]。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1]。
炒蒲黄性涩,止血作用增强[1]。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1]。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1]。
7 炒蒲黄的炮制作用蒲黄味甘,性平[1]。归肝、心包经[1]。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1]。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1]。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1]。
炒蒲黄性涩,止血作用增强[1]。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1]。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1]。
8 蒲黄的炮制研究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1]。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1]。其生、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炒蒲黄具有加快血小板凝聚速度的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1]。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鞣质含量、微量元素为成分指标,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对蒲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1]。结果表明:在140℃烘制4.3分钟最好[1]。而控制蒲黄杂质的理想方法是用100目筛振摇10分钟过筛效果较好,时间较短[1]。
9 炒蒲黄的贮存方法关于“炒蒲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雨筠]投稿,不代表同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dtzcl.com/tz/19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同舟号的签约作者“雨筠”!
希望本篇文章《炒蒲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同舟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炒蒲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炒蒲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录 1 拼音 2...